Position>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青岛日报:聚势而强 赋能经济发展 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发布时间:2020-04-28
  •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在2019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数字化进程已从消费互联网为主导转向工业互联网为主导,工业互联网是新一轮数字化进程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在互联网的上半场中,以生活、文化为主的消费互联网成就了阿里巴巴、促进了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下半场中,具备工业互联网良好发展基因的青岛有能力也有责任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青岛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势在必行、势不可挡。

    一、青岛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优势基础

    (一)应用场景丰富多元。工业互联网发展成败关键是应用场景是否丰富多元。在青岛,各种类型的应用场景应有尽有,涵盖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中的36个,加之青岛在全国中的一些重要发展定位,均是工业互联网施展身手的天然试验场。一是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人工智能在推动企业向智能制造和智能运营发展过程中需要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工业IT(信息)技术与工业OT(运营)要素融合起来,工业互联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结合是大势所趋。二是5G试点城市建设。5G数据和技术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促使更多企业触网上云,创造出更多的应用场景供工业互联网接入,同时5G的发展也加快了工业互联网的内网改造,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三是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是制度的创新,工业互联网可应用于自贸试验区内的制度创新、商贸模式创新等诸多场景,促使自贸试验区产业链、供应链的升级并推动形成自由贸易的市场化环境。

    (二)具备良好产业基础。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是工业。青岛制造业历史悠久、技术雄厚,是全国第九个、全省第一个工业总产值过万亿的城市,从改革开放前的轻工和纺织业,到后来的家电和车辆制造业等,具有信息化条件下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良好基础。一是制造业体系完备。青岛拥有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制造业涵盖31个行业大类,家电、石化、服装、食品、机械装备、橡胶、汽车、轨道交通装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制造等十大产业链的产值均超过千亿级。二是数字产业化实力凸显。青岛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特色优势突出,建立了包括芯片设计制造、电子标签封装、传感器制造、读写设备研发、嵌入式软件与硬件等环节的物联网产业链结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增长,培育了海尔、海信、酷特、软控、东软载波、鼎信通讯等一批本地龙头企业,引进了华为、腾讯、浪潮、歌尔等一批外地知名企业,形成了“东园西谷北城”品字形战略布局。三是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近年来,青岛大力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全市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到70%以上,累计获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类项目24个,已认定智能互联工厂33个,数字化车间81个,自动化生产线236条,项目覆盖全市优势产业链。

    (三)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需求在新技术或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工业互联网不仅可节约成本、提升效率、优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业务和模式的创新,还能实现不同主体间高效合作、供需双方精准对接,甚至可以进一步驱动资本要素更有效率的流向实体经济,青岛工业互联网的市场需求大且迫切。一是推动大型企业强化数据、创新模式。青岛大型企业与工业互联网的结合步伐不断加快,如青岛啤酒欲借“啤酒+”产业生态圈实现价值倍增,双星也积极打造全球轮胎行业首个全流程工业4.0工厂。这种结合一方面可对特定场景进行深度的数据分析挖掘,优化设备或设计、生产、经营等具体环节,在现有基础上借助平台增强能力;另一方面对产业链条进行要素打通并叠加一定程度的数据分析,提升上下游协同与资源整合能力,丰富拓展创新型应用。二是促进中小型企业补能力、抓资源。在过去20年里,青岛错过了信息化浪潮带来的发展机遇,缺乏信息化赋能,青岛的制造业优势也逐渐丧失。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一方面基于平台SaaS(应用层)服务部署的经营管理类云化应用,以及基于广泛连接的简单生产管理系统应用,有助于存量主体“补信息化能力”。另一方面“抓资源”诉求使中小企业通过平台融入到社会化生产体系中以获得潜在的订单与贷款,这也成为当前中小企业平台应用的核心诉求。三是增进不同主体高效合作、供需精准对接。作为青岛的“王牌”产业,家电产业的本地企业配套率为40%,而合肥达到70%。青岛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推动业务商业模式的创新,解决跨领域资源灵活调配和协同协作问题,通过平台进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各环节的实时连接与资源共享,实现国内外不同主体间的高效协作和供需精准对接。

    二、青岛发展工业互联网还需关注的方面

    青岛目前已具备相当的优势基础,并且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多方面工作中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更好地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青岛在一些方面还需要加以关注。

    (一)需要关注建立更多平台类型及引进与研发关键技术。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分布在设备健康管理、产品后服务、生产监控分析、全流程系统性优化、能耗与排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人力管理、安全管理、金融服务、数字化设计与仿真验证等14大领域。按照《2019年青岛市互联网工业“555”认定项目名单》,青岛主要集中在全流程系统性优化、能耗与排放管理、数字化设计与仿真验证等领域。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青岛未来需要在更广泛的领域建立更多的平台类型,发挥好网络协同效应。另外,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垂直应用所需的工业操作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传感器、高端数控机床等主要由国外厂商研制,国内相关前沿研发力量当前尚未集聚于青岛,因此,需关注工业互联网相关关键技术的引进,特别是加强在本土的关键技术研发。

    (二)需要关注“信息孤岛”的连通,促进资源数据的集成共享与创新应用。信息和数据是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性要素,工业领域主要以企业私有数据库为主,要实现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数据的获取与整合尤为重要。目前企业数字化基础总体还有待提高,不同类型的企业基础数字化能力参差不齐,标准体系、标识解析在行业上下游间、跨领域间也暂未统一,因此,需关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跨领域各类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只有很好地打通连通后,才能实现资源数据的集成、共享与创新应用。

    (三)需要关注建立新型的金融业态及金融创新体系。工业互联网属于新生事物,需金融多元主体的介入和新的金融模式的创新支持。目前青岛金融业发展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创投风投业支撑新经济业态发展的力量尚在发展中。另外,工业互联网发展一般都经历前期以投入为主和后期缓慢回报的过程。前期成本较高见效慢,使得工业互联网平台较消费互联网平台在吸引金融资本方面会有所不同。综合来看,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需关注发展新型的金融业态及金融创新体系。

    三、对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思考与建议

    (一)做好“增量崛起、存量变革、生态构建”三篇文章,建设工业互联网新业态。一是增量崛起。第一,企业应用实施层面。面向设备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生产等企业发展需求,推动具备设备连接、数据管理、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等能力的应用实施平台建设。第二,行业协同服务层面。围绕产品仿真设计、生产流程优化、设备预测维护、供应链协同、制造协同等应用场景,开展能够提供共性基础能力并具备二次开发能力的行业协同服务平台建设。第三,产业资源配置层面。针对产业链合作和社会化生产,开展众包众创、云制造、跨境交易等创新应用,推进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调度和优化的产业资源配置平台建设。二是存量变革。第一,促进企业数字化车间建设。在汽车机车、船舶海工、橡胶轮胎等行业以离散制造为主的生产车间,推广应用智能数控设备、传感识别技术、制造执行系统等先进装备与管控技术,提高生产设备的数据采集、信息传递、智能分析和决策反馈能力。第二,推动骨干企业创建智能工厂。对于两化融合基础较好的骨干企业,综合运用制造执行系统、企业资源计划、智能平行生产管控等先进技术手段,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第三,鼓励龙头企业打造互联工厂。对于家电、服装、橡胶轮胎等行业具备一定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面向产业链关联配套企业,输出标准统一的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以行业云平台为支撑的智能互联工厂。三是生态构建。第一,统筹应用标准与标识解析。在基础共性、安全、应用等重点领域,支持工厂内网、网络资源管理、边缘设备、工业大数据、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等标准制定;推进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大力推进标识规模化创新应用,加快推动主动标识应用和推广。第二,促进产业集聚。搭建标识服务平台、交流合作平台、上云综合管理平台、数据确权平台等,给诸多企业营造一种资源共享、服务周全、安全可靠的集聚发展氛围;可面向全市各功能区及特色产业园区,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的芯片、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等高价值环节,定向布局产业集聚区。第三,推进开放融合。通过集聚发展、创业培训、场景开放、技术支撑等创新模式创造新型招商资源;举办“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创新大赛或者“创投风投+”工业互联网股债双融大赛等方式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入驻青岛。

    (二)抓好数据化信息和知识的“安全防护、确权确责、监测评估”创新制度建设,促进数据与信息有效连通、流通。一是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将信息安全放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健康发展的首位,落实好三方主体责任:政府加强平台信息安全立法与管理,明确相关法律责任,保障平台各方合法权益;平台企业强化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安全和应急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网络安全监测;其他相关主体保障好自身生产系统的安全性。二是推动数据确权确责。对数据生产加工服务主体、数据流通过程、数据流通应用规则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及登记认证,包括数据的使用是否违反信息安全法,是否违反行业数据采集协议,数据是否可修改、复制,以及相关服务方是否具备信息安全的交付能力等。三是做好监测评估保障。围绕平台投入产出能力、平台服务能力、平台基础技术能力等重点方向,构建我市工业互联网评估指标体系及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定期开展产业发展监测评估、统计分析工作,动态监测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和行业运行态势。

    (三)综合运用“地方财政、创业风投、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建立新金融支持体系。一是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地方财政可设立工业互联网发展基金,其中一部分作为引导基金和定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进驻,定向支持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建设和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发展;其余部分作为平台建设或升级改造补助资金。二是创投风投的积极介入。运用市场力量,引导创投风投机构资金投入工业互联网建设所需的人工智能产业、5G产业以及大数据、VR/AR、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共性基础技术产业,为创新创业型企业提供至关重要的融资与融智支持。三是商业银行的深度参与。一方面推动商业银行基于数据资产质押、知识产权质押、银税互动等的供应链金融,做实做强资金链。另一方面,鼓励商业银行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平台数据资源精准对接相关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缓解融资难难题。四是金融模式的融合创新。加大传统商业银行与新兴创投风投的融合力度,一方面推动商业银行投资子公司牌照落地,由子公司直接开展股权投资,实现“子公司投、母行贷”的内部联动;另一方面,鼓励“投贷联动”的实施推广。商业银行与创投风投优势互补,不断创新两者的融合模式,引导创投风投业态的集聚,更好促进工业互联网新业态的形成。(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