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tion>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青岛财经日报)500亿的动力密码——青岛银行存款高速增长的背后
发布时间:2010-09-27
  •   《青岛财经日报》李常青李靖采写

      500亿,一个鼓舞人心的标杆性数据,一个启发未来无限想象的里程碑。在社会各方对青岛银行充满期待的目光里,青岛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少泉正用充满特色、智慧、经验的手笔,带领团队重新描绘青岛银行的蓝图,并用日新月异的靓丽业绩将蓝图快速变现。

      看得见的精神气质:基于战略远景的激情与激励

      战略是企业的生命线。“领导没有战略,员工就没有激情”,要“用战略目标激发员工激情,用里程碑保持激情”,“员工激情与兴奋来自哪里?就是明确又让人心动的战略目标”。——海尔理念

      今年以来,青岛银行仿佛如一列提速疾驰的动车,跑出了一连串令人惊诧的轨迹:

      3月31日,青岛银行存款余额为357亿元,比年初增加17亿元;

      5月21日,青岛银行存款余额达到418亿元,比年初增加79亿元,劲破400亿元关口;

      9月11日,青岛银行存款余额达到509亿元,比年初增加170亿元,跨越500亿元大关!

      此时,距离1月15日青岛银行年度工作会议仅有252天,在那次全行规模最大、将近300人参加的各项年度主要经营指标调度会上,各分支行行长们群情振奋,“不须扬鞭自奋蹄”、纷纷现场调高各自的指标,最终将全行的新增存款目标确定为“新增100亿元、力争增加150亿元”。

      “这在青岛银行的历史上,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一位青岛银行的老员工对记者说。然而,不可思议的奇迹就这样在青岛银行人的手中一天天变为现实。

      “今年以来,全行上下士气高涨,劲头十足,存款时点连连刷新!”公司业务部负责人这样向记者介绍。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多位支行行长对超额实现了年初的“大胆设想”充满了不可思议和振奋。

      是什么聚合并引爆了青岛银行如此奇妙而庞大的能量系统呢?

      “青岛银行有一支特别能战斗、能吃苦、很纯朴的员工队伍。我们一点也不比别人差。”“我的职责有两大方面,一是制定战略目标方向,带领青岛银行从青岛走向山东、走向全国,二是全行的总后勤部长,做全行的坚强后盾,为大家搭好舞台,大家在上面唱戏,把这台戏唱得越大越好。”“我们的目标做山东乃至全国最好的银行、服务领先银行,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使资产规模达到中小上市银行水平,努力成为较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商业银行,做到让股东满意、员工自豪、社会尊重。”“一线支行是青岛银行的‘宝贝’,我们就是要依靠创新、依靠差异化,做特色银行、服务领先银行,事实证明,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最好,对此我充满信心。”在为期三天的深入采访中,记者陆陆续续从不同支行、不同员工口中熟悉了董事长郭少泉的上述“关键词”。

      管理专家认为认为管理的核心是激励,而真正有效的激励,并非意味着短期利益的满足和即时需求的实现,而是一个基于精神层次的、有着长远利益和无限追求的远景。潜移默化的远景激励,为未来更强大的企业工作自豪,充满关爱的企业文化,精心培育的创新氛围、良好的工作平台,“本周我巡视”激发的参与感和责任意识,使得青岛银行上上下下凝聚成了一种强大的能量,正是这种巨大的能量释放,改写刷新了一个个数据。其背后则是在精神层面上,青岛银行正在蜕变成为一个全新的企业。

      “我们最大的变化是经营理念革新。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机构,但绝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放弃发展。郭董事长提出的具体的风险是小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风险,要在发展中防控风险的理念,迅速改变了以往害怕风险、慢步发展、安于现状的局面,各级人员迅速将思想统一到发展业务上来。这样的发展氛围,为济南分行解除了套在身上的枷锁,使济南分行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取得了和同业相比毫不逊色的发展速度。”济南分行行长王卫民感慨地说,“济南分行是青岛银行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异地支行,开业16个月来,存款仅为22亿元。今年截止到目前,济南分行存款迅速增加到67亿元,增加了45亿元,增幅为200%。如此快的业务发展速度,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人精神面貌发生变化的根本。以前大家总认为地方银行在产品竞争上没有优势,总觉得低人一等。现在大家的观念转变了,思路放开了,认识到总行级法人银行恰恰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以前从来不敢想的业务也敢想、敢做,并且能做成了;从来不敢投的标也敢投了,并且拿下了。以往,500亿元是我们心理上的一道坎,总感到非常遥远、无法逾越,没想到我们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这对员工的士气是莫大的服务。”胶南支行薛福芹行长对记者说。

      台东六路支行行长杨顺喜面对存款新增5.6亿元,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存款新增3亿元的可喜成绩,依然没有丝毫满足:“以往我们总是以小银行自居,考虑更多的是风险,认为做大了有风险,其实,风险不在大小,小也有风险,关键是要在把握风险的合规基础上做大。我们有法人银行决策灵活、决策快的优势,我们有青岛本土银行的地缘优势、亲缘优势,我们的服务在不断升级、产品创新的步伐在不断加快,现在是百米冲刺的枪声已响,人人都你追我赶地跑在路上,为青岛银行的战略目标添力增彩!”

      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内生力量汇聚高增长动能

      对于公司来说最重要的财产是员工的心,如果建立起“每名员工都热爱公司,为了公司的发展不惜一切”的企业文化,这样的公司必定能够持续发展,前途将是光明的。——稻盛和夫观点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代表着企业的价值导向,反映着企业的精神气质,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和财富,然而文化又是无形的,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也是迄今为止对企业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一环。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是能够用之于无形,见效于实际,摸得着的、感受得到,继而激发创造力,铸造凝聚力,成为生生不息的强大内生力量,在潜移默化中蓄势,在日积月累中迸发。今年伊始,以关爱文化切入,涵盖服务文化、风险文化、合规文化等诸多内容的企业文化,又是如何在无形中雕塑着青岛银行的崭新风貌呢?

      “我感到最大的变化是员工的精神风貌的变化,这种变化任何一位客户一走进支行营业窗口就能感受到的。大堂经理靓丽亲切,柜员服务温馨细致,营业环境舒适清新,整个员工队伍朝气蓬勃。总行从去年底开始倡导的“关爱文化”、“服务文化”、“风险文化”、“合规文化”逐渐在员工们的心里扎下了根。尤其是郭董事长提出的‘一线支行是青岛银行的宝贝,全行都要关爱一线、服务一线’后,支行员工倍感温暖、倍感亲切、倍受鼓舞。员工们精神状态、工作态度发生的变化让人惊讶。”平度支行行长刘元华对记者说。刘元华认为,爱是相互的推力,支行存款指标的一超再超,正是员工们回报这种关爱的体现。

      “从“被管理”到“被尊重”的变化,真正让员工成为青岛银行的主人翁。通过“关爱文化”、“今日我发现”的一系列具体活动,把原来传统的从上到下的单向管理,转变成上下交流的双向管理,一线员工成了管理和发展的主人,不再是单纯的“被管理”对象。一线工作的员工第一次听到“宝贝”昵称,被尊重感、主人翁感和一种坚实的依靠感油然而生,有这样坚强的后盾,我们前线怎么能打不好仗!”谈起远在济南的分行员工们,行长王卫民也有着同样的感悟。

      文化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变无形的文化为有形的管理,青岛银行通过“本周我巡视”架起了两者互为转换、共同提升的通路。

      从今年年初开始,青岛银行每周一次办公会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头条”要务:通报上期“本周我巡视”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及本期巡视情况。记者随手翻看了几期会议纪要,发现巡视整改内容非常丰富,既有涉及审贷模式改革、前台大额现金业务授权等等业务条线内容,也包括网点门窗要安全与形象兼顾、叫号机管理、全行网点LED宣传、夜间亮化规范统一等等细枝末节的工作。经过目前连续30周的督察、巡视、发现、整改、提升,先后修订和出台了40余项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使青岛银行在网点形象、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客户服务、制度执行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本周我巡视”已经成为青岛银行服务改进的“显微镜”和“放大镜”,强化了总行服务一线、一线服务客户的“大服务”意识,改变了一些不规范的惯常行为习惯,使得规范管理、客户至上等服务理念一点点地滲透,并在全体员工的内心深处扎下了根。“服务文化”的大力倡导和严格执行,带来了服务由内心做起、服务从骨子里抓起的崭新局面。

      “完美服务,从这里起航”。7月28日,青岛银行分支行管理层服务培训班经过为期三周的专业培训落下帷幕,来自39家支行44个网点的132名支行管理层围绕如何有效管理服务团队、如何塑造专业礼仪、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等进行了案例式的培训学习,为各支行开启完美服务之门做好了准备。从8月30日起,79名大堂经理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正式上岗,青岛银行全辖所有网点均有1—2名大堂经理为客户提供服务,这在青岛银行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大堂经理们靓丽的形象、温馨的微笑、亲切的语言、规范的服务,迅速成为青岛银行一道崭新的美丽风景,在第一时间向客户、向社会各界传递着青岛银行服务和形象的巨变。

      与此同时,这种的变化,正在全辖各支行、在每个岗位、在每位员工、在每一天、每一项细微之处的用“心”服务中发生着、传递着。

      平度支行的服务“指南”是“想客户之所求,急客户之所需,排客户之所难”。今年4月,老客户李大爷对此有了永远难忘的体会。一天上午,因孙子生病住院急用钱,他拿出一张定期存单想提前支取,柜员张霞接过存单一看,发现李大爷的2万定期存单还有3天就到期了,如果提前支取,会损失370多元的利息。张霞善意地进行了提醒,李大爷也很无奈,看着心急如焚的客户,想到客户白白损失300多元的利息,张霞将情况向营业部领导进行了反映。营业部主任袁丽梅立即从自己的存折中取出3000元现金,当她把钱递到老人手中时,李大爷连声道谢。

      为了做好一个涉及6个自然村1700多户共计25期的补偿项目,在当地只有一个营业网点胶南支行营业部工作人员主动送服务下乡,面对面向村民讲解业务知识,手把手教村民使用银行卡,赢得了广大村民满意、当地政府的认可。

      热河路支行的李妍耐心钻研,将客户名字中的生僻字用五笔的特殊设置打了出来,解决了他以前因为电脑无法输出名字而需要“拼”字造成的难题,给了客户一份意外的惊喜。

      “点滴之水汇成江河,颗粒之石积为高山。当每位员工的激情被点燃,当每位员工的潜能被激发,当每位员工的服务与创新意识最大化,企业成长自然惊人。提升服务靠的是团队、依赖的是‘氛围’,只有凝聚信心、诚心、恒心,以心相交,我们既定的服务目标才能够实现。”宁夏路第二支行的员工们这样认为。

      优质的客户服务不是一日之功,更不是一人之劳,而是每一名员工长久不懈的责任。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细节成就的精彩,“温馨加放心,我们更努力”的宣言,使得青岛银行全体员工专注于同一个目标——打造“服务领先银行”!

      紧贴需求的创新服务:深度挖掘金融服务内涵

      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金融创新来带动,不可以再以昨日的营运模式来对待今日经济环境。如何进行金融创新,应该以客户为中心去考虑。未来的银行不应该把产品推销给客户,而是要把客户吸引到银行中来。——达沃斯论坛

      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原动力,纵观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史,我们发现每一次高潮都是由创新发动的,每一次飞跃也都是创新推动实现的。今年以来,青岛银行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关键推动力正是创新。

      打开一扇窗,照亮一条路。创新首先发生在人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的革新中。正如董事长郭少泉所言,金融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金融的东西一定要想得到,想得到才能做得到。在采访中,记者在不同的支行捕捉到的最具共性的信息,就是思路的转变和洞开带来的创新与突破。

      今年以来,在“青岛唯一总行级法人银行”品牌效应拉动下,青岛银行凭着一系列大手笔的创新力作,迅速引起了社会和同业的广泛关注,收获了历史上最多的“第一”。4月22日,青岛银行中标青岛市“社会保障卡”,这是该行近年在市级重大项目招标中首次中标;6月30日,青岛银行第一笔经营性物业贷款成功发放;7月2日,青岛银行首笔通联“Y-X”POS业务成功办理;7月30日,青岛银行正式获得了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公务卡发卡资格。今年上半年,青岛银行先后推出了“青易贷”、“养殖宝”、“法律公正”应收账款融资,“信用放大”融资等创新融资产品,解决了广大客户的燃眉之急,极大地支持了青岛实体经济的发展。

      “创新和差异化服务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家小规模的地方商业银行,在资本约束机制的条件下,要实现‘上规模’的发展目标,必须要深刻理解中国的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配合国家战略政策,紧密贴近地方经济实际、贴近客户需求,不断进行业务新品、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始终领先一步,在市场中培育比较竞争优势。”青岛银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说。

      青岛某集团是一家以销售高档知名品牌汽车为主、业务范围涉及汽车销售、维修和租赁、会员俱乐部、物业管理等的综合性集团企业,周转资金一直“捉襟见肘”。青岛银行热河路支行在全面掌握了客户的运营模式、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后,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并结合总行新推出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和通联支付等新产品,为客户量体裁衣,设计出合适的产品组合。该集团常年紧绷的现金流,顺畅地转动了起来。青岛银行与通联进行战略合作以来首笔“T-X”提前清算业务成功办理。同时通过支行协调,通联公司与百丽广场签订了发卡系统租赁协定,为客户提供了全面的运营支持,实现了银企多赢。

      作为地方法人银行,青岛银行始终肩负起社会责任,结合青岛地区不同地域的特点,不断创新个人贷款业务品种,独家特色品牌“养殖宝”“种植宝”等深受广大农户的信赖。今年8月份,平度支行借鉴养殖担保贷款程序,适时推出了“种植宝”大棚种植担保贷款,“种植宝”第一单50万元贷款已经及时发放到种植户手中。首笔“种植宝”的发放意味着平度支行在首家推出“养殖宝”专项贷款业务推出后,又一款创新型专项贷款业务的诞生。这些紧贴农户需求的一系列产品创新,为更多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开拓了新的融资渠道。

      为了占领山东市场,各家银行在济南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济南市目前有银行31家,而且各家银行的层级高,几乎全部为省级分行或山东省区域管辖行,近两年先后有五家城市商业银行在济南开业。作为异地分行,济南分行的做法是依靠市场定位差异化优势,审批灵活、审批快速的效率优势,实行个性化的服务,有针对性地提供创新服务。济南一家挖掘机代理商,代理产品的知名度很高,上下游的资信也很好,有合同有订单但就是没有强有力的担保,而且企业的规模也不大。为此,济南分行针对客户设计了“订单融资”模式,通过法律手段将企业和上下游进行捆绑,非常顺利且高效率地满足了客户的融资需求。

      走出青岛,拓展异地业务,是青岛银行经营理念上的重大转变,也是每一位员工面临的新挑战。今年5月份,香港西路支行为泰安的一家异地企业进行了授信,这是青岛银行历史上第一家异地客户,实现了异地客户的“零突破”,随后的几个月,又有3家异地客户相继和香港西路支行成功合作,这些企业不仅是行业的龙头,有的还是响当当的上市公司。“创新就是培育特色,我们做成的异地业务,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运用了快速的决策优势和业务创新”李庆伟谈到自己异地闯关的感受时说,“企业的融资需求很多,个性化很强,银行传统的业务产品很难有出路,我们必须加快创新步伐,增加业务品种,打造特色银行。”香港西路支行行长李庆伟对未来异地业务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传统企业一个圈,现代企业一条链、跨国公司一张网”,人们往往这样比喻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企业生态环境。在这种全新的生态环境中,银行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前做好准备,机会到来的时侯才能比别人跑得更快一些。我们不仅围绕着客户的需求做,还要围绕着‘客户的客户’的需求做,这其中靠的就是与企业长期建立起来的诚信合作,靠的就是在把握好风险基础上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谈到台东六路支行雪球般滚大的忠诚客户群体时,杨顺喜行长将雪球不断滚大的内核,归结为诚信和真心实意为客户提供的信贷之外的帮助,“银行应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专门针对各个企业特点、所在行业特点,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并满足企业特定的需求,以保证企业经营业绩等不断向好,实现银企多赢。”

      记者截稿时,又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从青岛银行传来,青岛高新区首家入驻的金融机构,青岛银行高新区支行已经试营业,蓝色经济大潮,青岛银行无疑抢占了头筹。刚刚成立的、全国唯一一个集本外币于一体的青岛银行贸易金融部,正在探索实现体制和产品的合而为一,酝酿启动全国首家贸易联融资管理系统,在省内异地业务快速开疆拓土的同时,青岛银行跨区域发展战略正在提速,对内流程银行的设计和再造启动在即……。

      青岛银行的美好未来才刚刚开始。